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淮师思政课】杨成敏:讲党史,悟初心

 个人介绍:杨成敏,女,汉族,中共党员,山东郯城人。法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理事,淮安市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人物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职教师。近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理论与改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求实》、《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获淮安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获江苏省和淮安市思政课教学表赛一等奖各1项。连续多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获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图为杨成敏老师。

波澜壮阔的党史是一部最好的思政课教材,要让新时代青年把党的历史理解清楚,就要充分发挥党史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作用。杨成敏老师的党史课,鲜活、透彻、准确,引导学生理清党的发展历史,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史课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课程。杨成敏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地捋清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脉络,展现着历史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阐明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同时,杨成敏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党史故事和鲜活的素材支撑理论,使教学更加生动,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党史课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它更加要突出党史本身的特点,讲出故事之外的坚定信念和家国情怀,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杨成敏老师谈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要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时指出,“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批判应该是建设性的,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对生活充满爱,对人充满爱,而不应该是否定性的。这就不会产生怀疑主义,也不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和生活态度,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成长,也能给他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课堂上,杨成敏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共鸣,让学生在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历史定力,从党史中学出信仰、学出使命。

在杨成敏老师看来,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有史有论有理有应用,有利于同学们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同学们理解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能到哪里去,明确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进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长为有家国情怀、勇于创新的有志青年。因此,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同学们结合时政各抒己见,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以历史的宏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总结。这样,既及时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将历史与时代相连接,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凝聚赓续红色基因的青春共识。

最后,杨成敏老师提出希望:“同学们要上好思政课,增强自身的理性判断力,塑造乐观豁达的性格,培养健康的心态,营造积极、向上、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所学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审核人:程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