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主要科研方向:国际关系、社会学。教学与科研成果:《“上海精神”的国际战略意义》《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分析》《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就及其国际政治经济意义》《新时期农民需要文明道德的滋养》、《社会组织扶贫的困境与出路》《政府在小城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图为张宏伟老师。
5月4日上午,这是一节张宏伟老师的概论课。张老师耐心地等待同学们进入课堂,然后准时打开了摄像头。一个头发有些花白,面带微笑的老师出现在视线当中。随后,屏幕上显示着今天上课的内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学生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知识点了解还不够深刻,但通过张老师分类化的讲解,最终都形成了深刻认知。课堂中,在提到中国2035年计划实现的远景目标时,张老师分点为学生讲述了十五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大到强转变的规划与目标。“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答式教学方法,极好地引领着学生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最具代表性的是课上张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在2035年实现经济和技术上的突破呢?”在短暂的思索后,老师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是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或封锁。
一节优秀的思政课堂,教学的手法必然是多样化的。除了问答式引导学生思考,张老师还采用了对照法。在提到什么是全面开放时,张老师解释到:“相较于过去发展落后的阶段,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稳步向好,所以要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从而实现全面开放。”张老师又将疫情期间中西方的决策进行比对,鲜明突出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清晰、全面的认知。
在课下我采访张老师,问道“思政课的意义是什么”时,他表示:“当前思政课的意义就是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学生就不被社会上的一些鼓吹西方式民主、自由的言论所迷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老师说,一些西方国家“不习惯”现今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不过他们看得多了,终究会习惯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呢。
在学生眼里,张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恰如其分的幽默使得原本严肃、学术的思政课变得有趣,沉闷的氛围变得轻松热烈。他的课堂引经据典,结合时事分析政策。在张老师的课上你总能听到最新鲜的时事内容。这是张老师从教20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在他看来大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逻辑性,要让学生真心认同所讲的内容。所以,他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章,力求讲清楚每一个理论或思想的来龙去脉,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学理性。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讲台上的他,用自己的学识和见解为学生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能听懂、会思考、有感悟是张老师的期望。张老师的课,像一场时空旅行。我们身在课堂,思绪随着他一起奔向四方,有时在祖国的边疆,有时在那个正专心研究的青年马克思身旁。我们跟随他一同思索,感受了思政课的无限魅力。
审核人:程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