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网4月11日电(记者 王天麒 吴嘉玲 张乐欣)为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4月10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501室举办“‘职’通未来‘编’梦起航”模拟面试大赛。学院教师杨成敏、潘友梅、郑雨瑶担任专业评委,为参赛学子带来沉浸式面试体验。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曹博洋 摄
本次活动严格参照教师岗位招聘流程,设置教育理念阐释、教学方法设计、学科知识运用、师生沟通策略、课堂管理案例分析等核心考核模块。22名参赛选手围绕中学思政课教学场景,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与良好的应变能力。在模拟答辩环节,选手们针对“如何处理课堂突发状况”“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设计”等问题,结合学科特色提出解决方案,彰显出马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曹博洋 摄
评委组从职业素养、应答逻辑、语言表达、仪态礼仪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点评。杨成敏老师肯定了选手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强,同时指出部分选手存在“教育政策解读不够精准”“案例分析缺乏层次感”等问题。潘友梅老师建议选手们加强“STAR法则”在答题中的运用,运用“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模型以提升叙事逻辑性;郑雨瑶老师则强调面试中须有情感共鸣,建议选手结合教育情怀展现个人特色。评委们的精准指导既点出共性问题,又提供个性化改进方案,让参赛学生受益匪浅。活动结束后,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朱同学表示:“通过全真模拟,真切感受到教师编制面试对专业素养与临场应变的双重考验,评委老师的建议为我后续的备考明确了改进方向。”

图为赛后指导交流。记者 王天麒 摄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学生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此次模拟面试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演练平台,通过“教评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开展简历工作坊、政策解读会、经验分享会等系列活动,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审核人:马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