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或许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与王新建老师交流之后,我对上面的话似有深悟。面对近日的一再“失利”,我开始怀疑自己,不再相信自己,甚至自暴自弃,感叹命运不公。一个大三的学生,我竟处在了瓶颈期,未来人生的车途,我何去何从?
“没有足够的实力,运气又不佳,更没有所谓的背景。以后该如何立足?”
面对我的发问,王老师回答:“其实一句话,人家都“准备”和经营十几年了。您总该有一个方面的优势!”。面对大学中的一些考试和竞赛,我们大学生总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如看到别人轻松地一次考试过关,感觉自己偏偏就是那个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人。可是,一次就过,何尝不是另一种逃避?因为那一次就过之前的努力,我们是否看到?
“难道我就是比别人笨?”
也许你会认为,你的智商或外在的东西不如别人。用王老师的话说,“那便是自讨苦吃,是上当,用奴性思维来束缚了自己!”全国范围内,尤在中国语境之下,博士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不是拿到学位后放弃学习而泯然众人的呢?聪明也可能,甚至往往被聪明误。在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的时候,我们会有些迷茫和无知,甚或一直在寻寻觅觅。这哪里是笨,而分明是“龟兔赛跑”。
“更重要的是:不能南辕北辙”
考研,考编,工作,出国......不管你选择哪一个,都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为了父母之命去考公务员,因为随波逐流去考研,在煎熬中起早贪黑,无异于自讨苦吃,摧残自己,而走上一条极其不科学的道路。“我的马很精良,我的路费很多,但这不是去出国的路”。这几个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
“中年和老年多注重过程,而青年人往往只要结果”。
市场的逐利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往往让我们想一下子看到终点。毕业就希望拥有一个好的工作,遇到一个人就要十全十美,付出了努力就要有立马的回报。其实,这是直线思维,显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和曲折的“图示”,只能欲速而不达。一味地追求结果,只会迷失自己。那些过往,那些挫折的存在,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做事做人的常态。王老师说,他自己也是在不断地“试错”和寻寻觅觅中,才慢慢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我们是不是不应该胡思乱想,患得患失?”
王老师回答:“乱想不是不好,乱想总比哀至心死要好得多。问题还是在于人们往往乱想的只是山巅,而忽略了爬山的过程。”其实,奠定人生和学习基础很重要。没有背起行囊去亲吻过大地,就害怕自己可能渴死在沙漠;没有一步步爬过泰山,就幻想着自己可以轻松爬上珠峰;同样还没有起步的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大学,乃至所有那个叫‘学习’的,究竟是个甚?”
王老师上课的语言,让人觉得有些“不适”。比如他认为,“课堂不是把书本重复一遍的地方。看书,那是老师和学生课余的事情”,他还引用哲学家怀特海的话来佐证:“大学之要,在于教师联合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想象力的研究”来慷慨陈词。再如他说,“只要你与别人不一样,你就活的自在和自信,你的进步就是快速的”,并列举法国“不求最好,只求与比人不一样”等教育理念。我们在“不适”之余,深感自己十年寒窗之“寒”,也对当下国家提倡“创新发展”理念的根由,若有所思:原来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大多是在努力地培养少有创新的人,培养的大多是一旦毕业便把书本一摔并说出“我再也不学习了!”的高学历者。
最近有一部大家都在看的一部剧叫《欢乐颂》,五个不同的人物,五种不同的人生,身份地位,工作,性格,都不同。当被人问起,你最喜欢哪个人物的时候,我说活出其中的一种人生,我便满足了。人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是不是你自己的。每个人的活法不同,方式不同,信念不同,但是坚守内心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做每件事都在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在别人眼中。为了就业率,去选择考自己不喜欢的会计证,为了怕别人嘲笑,而不敢面对自己的考试失败,为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被自己和社会所构建的框架束缚。而事实是:“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会一直在意你!”即便在意,你让他在意去吧,而你自己却可以心无旁骛,乐在其中。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废物,只不过是没有摆对位置”,爱迪生的1000次的失败是为了证明那1000种方法的错误,而我们的一次又一次挫折是为了堵上那些不该属于你的路。我们不是普罗米修斯,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却可以做自己宇宙的宙斯。作为个体,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欲望,而我觉得,我们还拥有失败。或说这世上本就没有那个叫“失败”的事物,谁人的成功不是奠立于“失败”之上呢?
谁人又能回答我:您的失败很少,而每天都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