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德育
德育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德育 >> 德育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理论研究引领党建德育工作创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校思想文化宣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和校一级重点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特色专业,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周恩来研究基地和“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也挂靠该院。理论研究实力强、成果丰、质量高、获奖多,是该院党建德育工作的显著特色。该院政治理论研究队伍中有教授11人,兼职硕导9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9人,他们主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新时期高校党建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新路径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展开研究。学院教师近3年承担“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党的十八大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自媒体时代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等学校党建课题10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探索”等学生工作研究课题4项,出版《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等13部著作,在CS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2篇,1篇论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1篇论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分会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17篇论文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6篇论文获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针。学院注重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行动方案,用理论创新推动党建德育工作创新。

理论导航   青春宣讲

该院青年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依托专业优势,整合学生理论社团力量,成立大学生蜜蜂志愿微讲团,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校园生活相联系,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媒体搭建符合团员青年思维和话语体系的宣传平台,先后走进淮师各二级学院、淮阴工学院,走进淮安市上海路、兴隆等社区,走进江苏金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顺泰包装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企业,走进清河团区委,走进中小学等基层单位,生动宣讲十八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党的好声音”50余次,受到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同时,该项目入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国基层团建创新案例150强,2013年荣获校共青团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

理论驱动   同周共进

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也是该院的办学优势。该院专兼职教师已形成周恩来精神研究团队和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成为我校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骨干和中坚。该院每年都会邀请院内专家对四个年级学生分别进行知周、爱周、学周、行周教育,15名同学担任周恩来研究基地义务讲解员;经常邀请廖心文等校外专家和周恩来亲属指导周恩来班创建, 2010年07(3)班获得校周恩来班称号,2013年10(6)班获得淮安市周恩来班称号,近三年来,三个班级分别获得校周恩来班提名奖,6名同学获得周恩来奖学金。

理论反哺   教学出新

学院还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该院教师自觉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合理运用微博、微信、飞信、网络等新媒体,及时推进“四个全面”等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教学,将公共政治课诠释的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从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近三年以来,有4位老师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4位老师上榜“淮师听课记”。更值得一提的是,朱婧、奚刘琴两位老师在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清新的教学风格、过硬的教师素质分获一、二等奖,朱婧老师参加第二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获得江苏省唯一的一等奖,展示了我校教师的风采。

理论支撑   服务社会

该院徐贵权教授、邵广侠教授等多人担任淮安市委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为生态新城党工委、管委会、新城投资有限公司、市直派驻单位、直属单位等的干部职工做辅导报告;政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心承接并开展了“西气东输淮安储气库”等三十几个风险评估项目;该院教师还对盱眙9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承担部分《新视野》内参编写任务,为淮安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参阅信息。

理论研究推动了党建德育工作的开拓创新,党建德育工作的开拓创新又助推了学院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近三年,政管学院获得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奖项,2个班级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93名学生光荣加入党组织,1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7名学生获评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4名学生获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1名学生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十佳使者称号,1人被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调,9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1人考取国家和地方公务员。

15403006104215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