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党支部杨成敏书记走进新华报业集团淮安印务公司和三朱村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听党的声音,扬恩来精神,基层党支部共话宣传前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党支部一行受到了新华报业集团淮安印务公司徐金华副总经理的热情接待。在徐副总经理的带领下,支部成员集体参观了生产车间,深入了解了报纸的生产过程。在参观生产车间的过程中,大家激烈的讨论着新华日报的历史渊源。马院张旺教授告诉大家:“《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它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河北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并一直持续至1947年。1952年它成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机关报。”车间醒目的标语吸引了大家眼球:“出好报,出早报;争分夺秒,创时效!”大家都能感受到新华报业集团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将恩来精神融入到日常的生产工作当中,也将恩来精神灌输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随后,杨书记一行驱车前往淮阴区的三朱村党支部,村党支部刘政伟书记接待了大家,在二楼的会议室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刘书记非常详细介绍了三朱村作为城郊村的基本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作为一个年轻的村党委书记,他聊起自己也曾在淮阴师院读书的经历,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谈起,自己已经扎根在农村工作12年,多年的工作中,他把一个负债累累的落后贫困村发展成了一个村集体年收入160余万、每年给村民发放的福利近60万元的小康村。三朱村党支部下面有三个支部,共108名党员。他们每月10号都会集体学习党的文件,讨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办法.通过教育党员,并由党员引导群众的方式办实事。这样,既能凝聚力量,又能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进而带领全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大好形势。同时,党支部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健身房和正在建设中的文化法治广场和幸福广场,以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在接下来的交流中,马院张红安教授给大家做了题为《周恩来与大后方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报告,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座谈会的最后,刘书记代表村党支部热忱的邀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党支部多到村里给农民朋友讲授新的政策,让村民能够“听党的声音,扬恩来精神”。基层党支部中更要形成一种交流的氛围,为实现中国梦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党支部的单淮教授也希望刘书记能够走进淮阴师院的课堂,多给学生党员们谈谈在农村基础工作的宝贵经验,让恩来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一个淮师学子心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党支部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在党支部成员的引领下,将恩来精神、党的声音融入到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传递到每一个淮师学子心中。
(图为徐副总经理带支部成员参观生产车间以及讲解生产工艺流程。周慧敏/摄)